夏日警惕「寒包火」 - 张保亭教授

文章来源:晴报专栏 - 中大医说 21/06/2018

张保亭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助理院长及副教授、注册中医师

夏日警惕「寒包火」

21/06/2018

夏日炎炎,暑热蒸腾,湿气氤氲,不少感冒患者病初自行服用桑菊、银翘、夏枯草等凉茶或生姜麻桂等温散发汗之品,均不能使感冒彻底痊愈,反而病情缠绵,变证百出。

究其原因,在于夏日感冒并非单纯寒证或热证可见,而是多为寒热错杂之证。

暑热当令,或冒暑劳作,暑热直中,致高热,面赤,汗出,口渴多饮,甚至溺黄便干,此时最易贪凉饮冷,骤遇空调,狂饮冻品,沐浴冷水,使得寒凉外束肌表,暑热内郁其中,形成中医所谓之「表寒里热」证,又称「寒包火」和「空调病」。

其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肢体酸楚,口干咽痛,口渴多饮,心中烦闷,溺黄便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滑数。

须细审其证 解表清里

此时若不细审其证,单纯服用麻桂生姜辛温发汗,患者恶寒头痛,身体酸楚虽然暂缓,但口渴咽痛,烦闷不安愈加显著,甚至咳嗽黄痰,迁延不愈。此因辛温助汗虽解表寒,但对里热之证却如「火上浇油」,使得内热炽张,变证百出。

反之,若单纯服用银翘、夏枯等辛凉苦寒清热,口干咽痛,溺黄便干等症虽得暂缓,但恶寒头痛,肢体酸痛不减,甚至出现喉痒咳嗽咯痰,反复不愈。此因寒凉虽助清解里热,但对表寒之证犹如「雪上加霜」,使得寒气流连,伏郁不去。

中医认为,对于表寒里热之「寒包火」证,在治疗上,应该兼顾其寒热错杂之病机,同时应用解表寒,清里热之方药,使得寒热邪气无所遁形。

中医自古以来不乏解表清里之方药,如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防风通圣散等等,均具解表寒,清里热之功效,唯其应用指征,需征询中医师建议。

(以上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20周年院庆科普文章系列)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