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拾零—从数字说起之二 - 萧尚元医师

资料来源: 晴报 (2023.10.04)

 

「光暗」、「黑白」、「天地」—— 你会想到甚么?

既是分类,又相互关联,这成双成对的关系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而得。那么,大千世界所存在的各种事物、现象,一对对的关系又如何总结归纳?乃至于生命状态的变化,中医学又如何在「气」之上进一步认识?

「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两段话分别出自《说文解字》,分别是「阴」、「阳」二字的解释。一般而言,可理解为背日和朝日两个坐向。倘若翻查辞书,两字古义不胜其数,阴可指「水」、「月亮」,阳则指「天」、「太阳」等。

 

不难看见,阴阳从指示光的两面,渐成泛指具有相类特点的事物或现象,继而被用作总结指代自然界中具有相对关系的现象或事物。

《黄帝内经·素问》首章《上古天真论》特别重视「阴阳」,强调「知道者,法于阴阳」、「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务求让人明白阴阳直为生命之道。因此,它既主宰认识人体结构的属性分类,如经络有阳经、阴经之别,其源自人体内脏中属阳的腑、属阴的脏;又能展现一「气」的变化,若生命状态出现异常变化,发生疾病,如表现为热、亢进的属阳偏盛,表现为寒、衰退的属阴偏盛。

上述变化在中医学中称为「阴阳失和」,因为健康的生命就如大医张景岳所言:「阴阳合和,命曰平人」,所以,治病的原则实为「调和阴阳」,将生命变化复常,这也是中医学理论建基于阴阳学说的一大特色。

下回我们谈谈中医学的「三」。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