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痛風」各不同 - 孔慶瑜醫師

文章来源:晴报  - 中大医说 21/04/2021

孔庆瑜医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教学助理、注册中医师

中西「痛风」各不同

痛风的英文名称(Gout)来源于拉丁语Gutta,意思是一滴液体,其命名始于中世纪的体液学说,认为痛风是由于血液中的病态物质滴到关节内部与周围所造成。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致血中尿酸浓度增高所引起。患者通常在午夜或凌晨发病,关节局部会发热、红肿以及出现剧烈疼痛。

 

痛风常发生在下肢大拇趾关节,也可出现在脚踝、膝盖、手腕、手指和手肘等处。如尿酸值持续过高,在关节腔液中可抽取出尿酸结晶。若长期没有治疗,痛风病人容易在关节或皮下出现痛风石,严重的话会导致关节变形。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早于南朝《名医别录》就有记载。最初是指因风邪以致百节皆痛,出现以四肢骨节游走性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历代医家对于痛风的相关论述丰富,但也较为杂乱,出现不少症状类近、病理却不尽相同的病名,例如︰以关节红肿剧痛、不能屈伸为主就称「历节风」,以四肢骨节疼痛如虎咬、昼静夜剧为主就称「白虎病」等。这些病名互称互用,颇为混乱。直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才明确把痛风独立列为一个章节讨论,把它区分出来。他指出痛风特点为痛有常处、赤肿灼热、且夜则痛甚,认为痛风是由于血受热沸腾,再因受风寒湿,以致热血得寒、污浊凝涩而作痛。此说法得后世医家赞同。现今多把痛风纳入「痹证」范畴论治,认为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闭阻经络,气血凝滞所致。

 

古今认识的痛风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疾病的基础上仍存在差别,断不能直接把中医的「痛风」与现代的「痛风(Gout)」画上等号。然而,中医在临床上仍可以结合传统理论,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替「痛风(Gout)」的病人治疗。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