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江霞 教授

MIAO Jiangxia

缪江霞 教授

职位 持续及专业教育部主任
办公室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李慧珍楼101-G室
电话 (852) 3943 8207
传真 (852) 3942 0941
电邮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履历(教育及工作经验)

教育:

  1.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中医专业)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中医妇科专业)
  3.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中医妇科专业)

工作经验:
从事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多年。

  1. 1988 - 1995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
  2. 1995 - 200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
  3. 2004 - 至今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历任导师、专业顾问,现任中医专业应用副教授 (礼任)(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教学、临床、研究工作)
  

其他工作经验(学术职务)

  1. 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2.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妇科联盟首席专家
  3.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香港中文大学传承工作站主任,香港工作站传承人之一
  4. 香港中医学会第十五届会长(现任)
  5. 香港中医杂志编委(现任)
  6.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任)

科研范围

  1. 妇科月经病、肿瘤、不孕症、 产后病的临床研究
  2. 中药助孕安胎的临床和机制研究
  3. 妇科慢性炎症病理生理基础研究

奖项(选列)

  1. 200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比赛一等奖
  2. 2005: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获得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
  3. 2020:参与“罗氏妇科补肾法助孕安胎的应用与推广”,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4. 2021:罗氏妇科补肾安胎法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著作及论文(选列)

参编国家级中医妇科学大学本科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3 部,参编中医妇科学专著 9 部,发表中医妇科学专业论文 33 篇。选列如下: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2007,编委。
  •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编委。
  • 《实用中医妇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编委。
  • 《女士活得更健康》,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作者。
  • 《月经病百问百答》,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副主编
  • 《今日中医妇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编委
  • 《新编中医妇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编委
  • 《一百病中医食疗》,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3,编委
  • 《中西医结合生殖免疫与内分泌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编委。
  • 《不孕不育中医疗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编委。
  • Miao JX. Thinking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in Chinese medicine to increase pregnancy rate. Hong K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14(2):41-43
  • Miao JX, Experience in applying the theory of Lingnan LUO's Gynaecology for th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Hong K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12(4):10
  • Miao JX. Inspiration from Fuqingzhu’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bout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body resistance and relieving depression, Hong K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11(4): 65.
  • Miao JX. Critical Appraisal about safety issue related to the usage of the herbal medicine in pregnancy, Hong K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11(2)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