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林志秀院长和冼彦芳教授研究团队获肺尘埃沉着病补偿基金委员会邀请出席45周年活动,并獲基金会从60多项研究中选出介绍资助项目。近年来,基金委员会致力推动职业病防治与科研工作的融合,积极支持本地中医药科研,为肺尘埃沉着病(俗称「尘肺病」)患者带来希望。
冼教授研究团队以传统中医药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方法,为尘肺病患者寻求更有效、安全的中医治疗方案,研究正迈向临床试验阶段。研究团队提出的「清燥救肺汤优化方」在早期动物模型研究中已显示出明显的抗炎、抗氧化及抗肺纤维化功效,且具良好安全性,因此成功获得委员会青睐。冼教授表示:「清燥救肺汤」为传统中医经方,临床用于润肺止咳、养阴清燥。然而在处理肺尘病所致的慢性咳嗽与肺部纤维化方面,原方效力仍有提升空间。因此,团队根据临床观察与中药理论,于原方中加入瓜蒌与浙贝母两味药材,强化化痰止咳、抗炎抗氧化功效,形成「清燥救肺汤优化方(MQZJFD)」。
基金委员会指出选择支持此项目,主要基于三大理由。首先是其填补了现时西医主导治疗在尘肺病上的不足,尤其在慢性咳嗽、肺部纤维化等领域,尚缺乏理想方案。其次,中大医学院拥有良好的科研基础与学术声誉,林志秀教授团队过去亦有多项中药抗纤维化研究成果。第三,该优化方所用药材普遍可得,成本不高,具备转化应用与临床推广的潜力。
总结而言,「清燥救肺汤优化方」的研究象征中医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亦体现基金委员会在推动科研、防治与临床应用之间的桥梁角色。
适逢成立45周年,基金委员会继续以资源及信任,推动本地科研走向国际,为香港职业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未来。
有关报导:肺尘埃沉着病补偿基金委员会45周年推动科研与中医融合创新 清燥救肺汤优化方将为尘肺患者带来新希望 |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