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退化症和中医药防治 - 林志秀教授

文章来源:明报专栏 - 现代中医 22/10/2018

林志秀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注册中医师

脑退化症和中医药防治

笔者九月中到广州市,出席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办的「第三届逸仙痴呆高峰论坛」研讨会,会上各名专家针对老年痴呆(香港称为脑退化症)的发病原因和机理、药物治疗的现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笔者在会上就中医药如何防治脑退化症,跟与会人士分享及交流。

根据认知和记忆力衰退的程度,脑退化症可大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痴呆期为脑退化症的初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对近事遗忘的情况较为明显;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觉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语言表达有困难等;重度痴呆则为本病的晚期,患者记忆力严重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等征状。

脑退化症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愈大,发病率愈高。流行病统计数据显示,65至74岁的长者之中,脑退化症的患病率为4%至7%,75至84岁组别的患病率则升至20%左右,而85岁以上组别的患病率更高达47%。随着全球人口快速老龄化,脑退化症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根据预测,2050年全球患者人数将从目前的4600万增至1.3亿。脑退化症不但对病人本身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亦对家人、小区医疗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全球各大学和研究机构均调拨资源研究,希望找到医治该病的灵丹妙药。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医药界尚未找到能有效阻止或推迟本病进展的药物。

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脑退化症病人的大脑存在一些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包括中枢神经元细胞内出现纤维缠结,以及神经细胞外出现大量由β淀粉样蛋白聚集所形成的老年斑块。聚集的β淀粉样蛋白对周围的神经细胞具有毒性,甚至引起神经细胞的死亡。这些病理改变最终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进而出现认知和记忆障碍。

按夹痰夹瘀多少选用方药

中医认为本病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病症。本虚者,乃由于年老体弱,脏腑功能失调,致使气血不足,肾精亏损,髓海空虚,脑部清窍失去濡养。所谓标实者,乃是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聚集体内,留着不去,妨碍气血输送至脑窍,清窍被蒙蔽而致灵机呆钝。

脑退化症病情一般都十分漫长,临床表现往往本虚标实,错综复杂,故中医药治疗本病宜扶正和祛邪并举,并根据夹痰夹瘀的多少而选用不同的方药。如记忆力衰退,认知障碍,伴有颜面晦暗,胸胁胀闷,舌质紫暗和瘀斑瘀点,脉细涩者,为瘀血阻碍脑络,治以行气活血,祛瘀开窍,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红花、桃仁、赤芍、川芎、郁金、柴胡、香附)。如记忆力衰退,认知功能障碍,伴表情呆钝,舌紫暗,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者,则以活血化瘀,开窍豁痰为治疗法则,可选用黄连温胆汤为主,加减化裁(黄连、枳实、法半夏、茯苓、川芎、赤芍、红花、桃仁)。因年老体衰为本病的内在因素,故治疗上配入健脾益气,补肾填精的中药,如人参、黄芪、淮山药、白朮、肉苁蓉、淫羊藿、熟地黄等。

贵在及早医治和坚持用药

由于脑退化症是一个慢性衰退疾病,且中晚期病人的病理改变基本上不可逆转,故及时而持续的预防和治疗尤显重要。建议有轻度记忆衰退和认知障碍的患者及早就诊,得到适合自己病情的处方后,坚持服用中药,就有可能阻止和推迟脑退化的进程,使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头脑,颐养天年,做到度百岁乃去。

文:林志秀(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注册中医)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