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信报 - 中大医论 28/07/2015
官可祈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教学助理、注册中医师
中医治癌浅谈
28/07/2015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去年发表了一份《世界癌症报告》,当中提及癌症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的主因,2012年约有 140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820万例癌症相关死亡,预计今后20年新发病例将增加约70%。由此可见,癌症对医疗界来说 依然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随着近年中医药的普及与重视,香港市民对中医药的需求亦与日俱增,究竟中医药如何 治疗癌症?
当人体正气虚弱,病邪就容易侵犯身体。这种「正虚邪盛」的成因可以与自身情志、饮食习惯、感受外邪、素体虚 弱等有关。由于癌症之病情普遍属于虚实夹杂,因此中医一般以扶正袪邪之法为治疗总原则。
目前香港癌症患者基本由西医主导治疗方案,常见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线治疗(放疗)、化学药物治疗(化疗 )、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标靶治疗、光动力治疗、介入治疗等。中医的切入可以纾缓患者在西医治疗期中出现 的副反应。例如手术后容易耗损气血,中医多用健脾和胃、气血双补等之法;放疗后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等 ,中医多用养阴生津、活血解毒、凉补气血等之法;化疗后容易出现恶心、脱发或骨髓功能抑制等,中医多用健脾 和胃、滋补肝肾或补气养气等之法;标靶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继发皮疹,此时中医或会考虑采用通络凉血等之法。
应用抗癌中药
部分肿瘤如乳腺癌、子宫颈癌、结肠直肠癌等可以利用健康筛查早期发现。对于有癌前病变或尚未出现症状,属临 床观察的高危患者,这时亦是中医药切入的好时机。通过望闻问切、辨证施药,纠正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等的偏颇 ,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减低癌变的机会。不少老年、中晚期癌症或肿瘤复发的患者基于各种原因而不能(再 )接受西医治疗,中医会配合扶正袪邪之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素,延长「带瘤生存」的时间,既病防变。
近年中药抗癌研究发展迅速,现今已反复验证过百种「抗癌中药」提取分离的有效成分能够有助对抗肿瘤生长、提高细胞免疫力、调节人体内环境等,的确令人鼓舞。然而,我们必须谨记这些科研结果其实未能有效应用于中医临 床治疗,因为这些「抗癌中药」严格来说不是中药材,而是具有抗癌抗肿瘤作用的植物、矿物或动物。个人认为这 些「抗癌中药」如同时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用药原则的话,参考一下亦无妨。在此仍要提醒市民切勿盲目相信「抗癌 中药」之疗效,如欲购买或服用前一定要咨询注册中医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