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医药 - 陈俊伟博士

Facebook

文章来源:信报  - 中大医论 12/08/2016

陈俊伟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研究助理教授

中风中医药

12/08/2016

中风,是本港第四号杀手,也是主要的成年人致残的原因。平均每日有60人初次或再次中风,按年计则约有25000人 ,历年累计人数高达十万计。接近八成患者是属于「缺血性中风」,病人可以在黄金3小时内接受「经静脉血栓溶解 治疗」。但是,急性期治疗过后,康复治疗才是漫长的过程开始。在中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中医中药能发挥其独 特而卓越的治疗效果。

中风可分类为「大中风」及「小中风」。根据医院管理局的统计数字显示,香港每年约有2000名病人患上「小中风 」,「小中风」的后果虽然比较轻微,但却是「大中风」的先兆。针对潜在风险的病人,预防中风的方法主要包括 控制高血压、控制糖尿病、降低胆固醇等等,而曾有缺血性中风病史的病人,可能会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剂 (薄血丸)等等,但是这些药物并不能用于出血病史的患者。

天麻钩藤简方

中医中药的研发能协助应付这些问题,增加疗效。笔者研究团队在医疗卫生研究基金支持下,研究中药天麻钩藤简 方对中风的治疗;结果显示,天麻钩藤简方对缺血性中风有一定的疗效,在实验动物的中风模型,服用天麻钩藤简 方可以减少脑梗死面积,提高中风后其活动能力,降低脑内炎症反应等等,并且初步结果显示天麻钩藤简方不影响 「经静脉血栓溶解治疗」中组织型纤溶酶原启动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的治疗效果,并且存在一定 的协同作用。这显示中西药治疗的配合和研究,能发挥各有所长的好处,减少中西药共享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我们希望这类型古方开发研究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望其能顺利地通过临床实验,为中风病人在临床治疗上提供一 个良好的选择。

中医中药治疗中风具有悠长的历史,针对中风发病后的治疗及后期的康复过程有明显的效果,然而基于中药对中风 的研究尚未完全清晰,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前研究之后,有潜在功效的方剂或者中药可 以申请进入临床研究,这也是中药开发研究在香港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难关,临床研究要求研究药物,不管是中药方 剂还是西药,都必须经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药厂生产及获得临床研究许可等等,在种种条件下,影响了中医 中药临床研究的开始及其后的开发。同时这样的要求大大地提高了研究的经费。持续的中药研究需要得到政府和业 界的支持,我们深信中药的持续发展才能造福市民的健康,并且不断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