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首家中医院 市民意见尤重要 - 林志秀教授
文章来源:信报 - 中大医论 11/05/2018
林志秀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及注册中医师
筹建首家中医院 市民意见尤重要
11/05/2018
自政府2014年计划兴建本港首家中医院以来,医管局受政府委托为筹建中医院进行了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各种咨询会和研讨会,讨论的主题从筹建医院的财政安排、医院的营运模式、人才培训和准备等,从不同角度探讨首家中医院的筹建方案和将来的运作方式。笔者身为中医业界和学界的一员,有幸参加了其中的六七次会议,对于业界和学界关于首家中医院的要求和期望有一定了解和认识。
具高度独立性
总结参加过的咨询会、研讨会中各持份者的意见,中医药业界对于中医院的定位和运营模式等议题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
这些包括︰1.本港首家中医院一定要突出中医特色,应该秉持「中医为主体,西医为辅助」的医疗模式来运作;2.筹建中医院的资金和以后的主要运营经费应由政府拨款,业界并不赞同现时政府所持的观点,即中医院的运作经费由本港的非政府机构筹集。业界普遍认为,如果是以后者的方式营运,必将影响首家中医院对市民,尤其是贫苦大众的服务力度;3.首家中医院应该是独立于医院管理局的行政管理架构,也就是中医院不受医管局所管辖,具有很高的独立性,甚至有业界人士建议政府应该设立「中医院管理局」,主理中医院的各项事务;4.中医院也是今后香港中医专科学院的所在地。
综观过去一年多以来所进行的咨询会和研讨会,其对象和参与者均为中医药业界和学界的持份者。在本月中举行的一次业界咨询会的答问环节中,博爱医院中医药及社会服务总监吴凯孚建议将来有关中医院的咨询会议应面向市民大众。
笔者十分认同吴总监的提议。中医药业界有关建立首家中医院的意见和要求固然十分重要,但我们也不应闭门造车,只顾中医药业界的要求而忽视市民大众对首家中医院的期望。
毕竟,成立中医院的根本初衷在于为香港市民提供多元化的中医药保健医疗服务,市民大众是中医院的真正用家和主顾,他们的意见对中医院的筹办和今后的营运模式将具有关键的回馈作用,同时对政府所做的关于中医院的拨款和管理架构的决定将起重要的参考意义。笔者建议食卫局属下中医医院发展计划办事处尽快举办有广大市民参与的咨询会,同时也可考虑召开有市民和中医药业界共同互动的研讨会,收集市民对中医院的意见、建议和期望,利用这些回馈完善中医院承办招标的要求。
千载难逢机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香港中医药在经历了殖民主义统治时期的艰难岁月,回归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壮大机遇。在回归后的短短20年期间,香港的中医药事业见证了中医药条例的诞生,中医注册制度的实施、18间三方合作中医医疗中心的成立,以及中成药注册制度的逐渐完善。而筹建首家中医医院不可否认将是中医药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医药界的同道们一定会珍惜这一历史赋予的机会,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并和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务必将首家中医医院建成适合香港医疗体制,为本港市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中医医院,同时将它打造成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医住院服务的楷模。香港的中医药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中医师,值得为新时代的中医药发展的美好前景献出他们的芳华。
(以上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20周年院庆科普文章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