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谈中医天灸疗法 - 吕国安医师

文章来源:信报  - 中大医论 06/11/2021

吕国安医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专科诊所暨临床教研中心诊所经理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谈中医天灸疗法

时值6月,香港已经一派炎热之象;到了三伏天,中医会使用天灸疗法治疗寒性的疾病。

 

所谓「天」,是指借助时令之气治疗人体或预防保健。早在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疾。」至宋代《针灸资生经》中可以见到现代「天灸」的雏形,把捣碎的旱莲草用铜钱压在穴位上,外面绑上布固定,待其发泡。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在八月朔日收取露水,敷在膏肓穴治劳瘵,谓之天灸。可见中医运用天灸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历史十分悠久,历史上天灸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对应不同性质的疾病。

 

合于天道 借势使力

至清代《张氏医通》所载,在夏季三伏天中用白芥子涂在肺俞、膏肓、天突等穴位上,治疗寒性的哮喘。现代中医主要使用温热药物敷在穴位上,治疗各种寒性疾病,例如鼻敏感、哮喘、咳嗽、消化不良、慢性腹泻、便秘、月经病、手足冰冷、痛症等。

 

中国传统思想一向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天灸疗法正是善用天时的体现。夏至虽然是天地阳气最旺盛的时节,但是阳气处于一种外散的状态,不易聚敛运用。自然界的阳气升极则降,故夏至之后阳气开始下降潜藏。三伏天是夏至后的三个「庚日」,处于小暑至立秋的期间,天干中「庚」属金,有「收」、「降」之意,三伏天的「伏」字也表达了阳气渐渐伏藏的意思。经过初、中、末三伏之后,天地阳气不断下降收藏到地下,至立秋入秋,处暑而暑气尽,天气渐凉,人体的阳气也顺应天时转入收藏。

有人认为外敷药物不用吃进去,不用那么讲究,实则不然。清代药物外治专著《理瀹骈文》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天灸外敷药物也必须依据医理和药性去选择。例如外敷药物「必得气味俱浓者方能得力」,「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为引」,所以天灸药物中使用了附子、白芥子、细辛等气味浓且走窜力强的药物外透体内的寒气;针对阳气的虚损,使用肉桂温补肾阳,引气归元。

 

敷贴穴位 因人而异

天灸敷贴的穴位因人而异,医师根据身体状态的不同选用脏腑相应的穴位,令治疗更有针对性。

身患虚寒疾病之人,可以藉助敷贴温热药物的力量疏通经络,温通脏腑,祛除体内寒气,并借自然界的阳气潜藏之势,把自然界的阳气潜藏到人体内,补助人体阳气,进而减少寒性疾病的发作,达到「冬病夏治」、强身健体的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抗疫扶正天灸疗法运动」

初伏︰7月12日(星期一)

中伏︰7月21日(星期三)

加强灸︰7月30日(星期五)

末伏︰8月10日(星期二)

查询:3943 9933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