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看人面色吗? - 陈诗雅博士

文章来源:信报  - 中大医论 02/10/2020

陈诗雅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讲师及注册中医

你懂看人面色吗?

望面色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亦是了解身体状况及病情的方法之一。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体内的脏腑
情况,可反映在体外的表现。《黄帝内经》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五脏六
腑皆通过经络与面部联系,所以从面色的变化可探知脏腑气血的虚实,掌握疾病的发展及预后。
五色配五脏
面色会随着天气、情绪、饮食或运动等而变化,因此,诊察面色时,应要注意以下几点以排除干扰因素:
1.光线:宜用自然光或白光。2.情绪及活动:病人和医师都需要处于平静的状态。3.饮食:勿过饥过饱,饮酒后也
不适宜。除此之外,不同体质的人也可以有不同的面色,例如阳热体质的人面色会较红;阴寒体质的人面色会较白
。但是,不论何种体质的人,不论哪些外界因素所影响,健康的面色都应为光泽明亮及隐隐透现红色,概括为「红
黄隐隐,明润含蓄」,是气血充盈、精气满溢的表现。相反,如果面色呈现晦暗、枯萎的色调,就属于病色了。中
医把病色分为白、黄、红、青、黑5种。五色配属五脏,白属肺,黄属脾,红属心,青属肝,黑属肾。某一病色的呈
现,除了表示着相属脏腑的疾病之外,也反映了气血的问题。
面色白,多见于虚证、寒证病人。气血虚弱或阴寒内盛,气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脉络而见面色淡白。面色黄,多见于
脾虚、湿证。黄色五行属土,为脾之色,脾虚运化水湿失常,往往出现湿证。脾病则其色外露,可见面色黄。面色
红,多见于热证病人,热盛则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而致面色红赤。面色青,多见于寒证、痛证、气滞血瘀、惊
风等病证。寒性凝滞、剧烈疼痛时气血不通,面部脉络血行阻滞而见面色青。青色属木属肝,肝主筋,惊风发作时
筋脉拘急,也可呈现面色青。面色黑,多见于肾虚、水饮、血瘀等病证。黑色属水,与肾相配。肾虚、水饮病则其
色外露,而紫黑色亦是瘀血的颜色。
见病情发展
面部的病色,可以表现在整个面部,但更多是局部呈现的。因此,中医望病人的面色时,需要配合面部不同部位所
配属的脏腑来考虑。中医古籍内记载了不少面部脏腑分候图,这些分候图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是历代医
家按个人经验及体会总结出来。在众多的分候图中,比较简单、常用的是《素问.刺热》分候法:额属心,鼻属脾
,左颊属肝,右颊属肺,颏属肾。举例:如病人鼻呈红赤色而颏呈暗黑色,这表示了病人可能有脾热和肾虚的病证
。望面色不仅是诊断疾病的方法,也可预测疾病的发展。如果面色由润泽转为晦暗,表示病情恶化;相反地,面色
由晦暗转为明润,则代表病情好转。
每个人的脏腑阴阳气血状况都已写在面上。看一个人的面部,不单是看到容貌的美丑,更可探知身体的健康情况
,这正是中医所说的「望而知之谓之神」。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