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與國老 - 姜元安教授 (英)

文章來源:晴報專欄 - 中大醫說 17/08/2017

姜元安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應用教授

甘草與國老

17/08/2017

自古至今,臨床最為常用的一味中藥就是甘草。在處方中用甘草,通常是炙甘草,往往被認為是用來調和處方中不同藥物的藥性,即「調和諸藥」,甘草因此而被稱為「國老」,如《本草綱目》謂甘草「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但是,甘草的主要作用其實並不是所謂的「調和諸藥」,而在於其味「甘」這一特點。中藥治病最講究善用其四氣五味之藥性,通過藥性之配伍從而達到調節五臟陰陽之目的。甘,五味之一,在五行屬土,在五臟入脾。甘草之甘,古人又稱其為「蜜草」。甘入脾胃而能補,最善補益中土之氣。而其性平和不偏,與補虛藥同用可以增強其補益之力,與祛邪藥同用則能護養脾胃以防正氣受傷,所以被廣泛運用於寒熱虛實各種病證。正如宋代醫家王好古所說︰「蓋甘味主中,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外可內,有和有緩,有補有洩,居中之道盡矣。」

在中醫學理論中,脾胃被認為是人體後天之本,脾胃之功能狀態關乎飲食物能否被化為維持生命所需之氣血津液。在疾病過程中,無論是否涉及脾胃病變,亦都需要時時養護脾胃功能。甘草之所以成為臨證治病必用之品而有「國老」之稱,不僅僅在於其「調和諸藥」,更重要的是在於其味甘而能養護脾胃,正所謂「物之味甘者,至甘草為極。甘主脾,脾為後天之本,五臟六腑皆受氣焉」。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