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有助化解濕滯 - 官可祈博士

文章來源:晴報專欄 - 中大醫說

官可祈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助理講師、註冊中醫師

「辛苦」有助化解濕滯

2019/11/14

「濕滯」一詞在一般情況下多用來形容遇上麻煩或不容易解決的事情。在中醫角度來說,濕的形成可以分為外濕和內濕。香港位於嶺南一帶,天氣容易潮濕,是外濕的主要來源。而內濕與脾胃關係密切,中醫認為脾胃其中一個主要功能為運化水液,每當飲食失節,脾胃功能受損之時,水液則無以被運化輸布,停滯於體內,影響正常氣血運行,造成一系列「濕滯」的表現。常見典型的「濕滯」可以是一些感覺,例如身體有重墜感、眠多醒後依然疲倦乏力、胃口差、口淡、口乾卻不想飲水等;亦可出現大便容易黏軟不成形、肢體關節浮腫、皮疹易出滋水,舌胖苔厚有齒印等。

中醫治濕其實有很多種方法,最廣為人知的有淡滲利濕法,多用薏苡仁、茯苓、赤小豆、粟米鬚等。有一些中藥,例如藿香、佩蘭、香薷、紫蘇葉、生薑、陳皮等,藥味偏「辛」或「辛苦」,「辛」者氣味芳香,既可推動氣機的運行,又有醒脾化濕解暑的功效;「苦」味則具有燥濕的作用。但是,藥味偏辛或辛苦的中藥不一定可治濕,運用時須小心區別。健脾固本之法亦十分重要,只要脾胃功能回復正常,水液得以運化輸布,濕自然可緩可化。健脾中藥可用黃芪、白朮、山藥、白扁豆等。

濕具有黏滯、膠着的特性,可隨不同病因及體質出現寒化或熱化,形成寒濕或濕熱之證;日常保健前最好先諮詢中醫師的意見。部分濕病同時可透過積極改善生活飲食習慣,例如多做運動、少食生冷等,幫助緩解「濕滯」;過程雖然「辛苦」,但總能事半功倍。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