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史「新」方法(續):讀《中國醫學的起源》 - 蕭尚元中醫師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06/01/2023

蕭尚元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講師、註冊中醫師

 

醫學史「新」方法(續):讀《中國醫學的起源》

 

續上期文章,藉山田慶兒對中國古代解剖的梳理,給有興趣的讀者一個新視角,以理解中國醫學的形成過程。
中國古代有解剖嗎?

 

中醫學認識人體正常運作的方法,其中就有解剖,如《靈樞.經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可是,首次記載於正史且唯一的解剖活動,主持者卻非醫學人士,而是《漢書》所載,王莽對叛黨王孫慶的一次「懲罰」。北宋亦曾進行過兩次有紀錄的解剖事件,其結果分別被記錄成《歐希范五臟圖》、《存真圖》,至於被解剖的對象均是罪犯、盜賊,間接說明古代解剖活動確受一定的儒家文化所影響。

 

解剖與中醫學的關係
醫學典籍中有關解剖的紀錄,可以在《黃帝內經》找到,包括《骨度》、《腸胃》等篇。通過山田對這數篇文章的考證,發現共同點在於都以黃帝、伯高的問答體記載。據其探究,該問答形式正多見於王莽時期,推論這些篇目即為王孫慶被解剖的醫學紀錄。這項假說,進一步結合書中《黃帝內經的成立》一篇,以《內經》不同篇目的安排和寫作特色、對身體部分描述術語之變化,演繹了解剖成為當時醫學分支的過程。

 

獨特紀錄「計量至繪圖」
古時的解剖包含體表、體內臟腑等,俱為量度紀錄,山田特稱之為計量解剖學。他推論其原因是在於確立經脈長度的基準,尤其是突出「比例」而非實質數值,不僅在成書於《內經》之後的《難經》、明代的《類經圖翼》均有傳承,即便發展至今,仍以比例作為標準決定經脈、穴位分布的位置和長度。

至於體內臟腑的解剖,《黃帝內經》遵照身體各部由上至下的自然解剖順序論述,相近內容到《難經》卻一反既往,先論述臟、腑,再敍述如咽喉、肛門等,屬於當時醫學理論對體內臟器重要性的先後排序。至北宋出現的臟腑圖,將計量轉移至記述、繪畫的形式。這一改變被山田評價為「新生」,因為解剖不再只是認識正常人體的基礎,亦用作嘗試驗證體內臟腑與病證之間的關係。

 

正是連串的變化,才展現出理論逐漸形成的脈絡。

 

假說、分析、驗證的過程貫穿本書之中,綜合文化、哲學思想以及理論需要等方面,「重構」醫學理論形成的思想脈絡,竊以為《中國醫學的起源》定能啟發讀者一二。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