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醫辨證 - 嚴韻詩博士 (英)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09/09/2016

嚴韻詩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研究員、註冊中醫師

如何理解中醫辨證

09/09/2016

相信不少人都對中醫師的講解似懂非懂,對於醫師來說,解釋肝腎陰虛、肝氣犯脾、太陽經證等,求診者通常都聽不明白。

若把這些「專業字詞」變得簡單易明,除方便醫師跟病人、西醫或研究團隊等互相理解,也能使中醫及整體的醫療 發展更進一步。診斷時點出病的位置(病位)、病的性質(病性)和病的趨勢 (病勢),用這種闡述方法,相對地 符合普遍人的理解,不失中醫的辨證精髓。

筆者在臨床時多數和病人以病位、病性去解釋其發病的原因、現況、治療方案等,較易明白。如病者的症候屬於肝 腎陰虛,病者覺得是肝和腎出現問題,但不明白這四字合起來是什麼意思。

然而中醫描述的肝和腎並不等同於解剖學上的肝臟和腎臟。肝腎陰虛是指肝和腎兩個臟腑(病位)因陰液的不足 (病性),不能滋養陰份而引起水分相對地少、火相對地多了的現象。

如果醫師表達為病位在肝(多見胸脇少腹脹痛、煩躁易怒、頭暈脹痛)、腎(多見腰膝痠軟、耳鳴耳聾、?白早衰 ),病性是陰虛(口咽乾燥、皮膚乾、小便短少、大便乾或便秘、顴紅)、內火(身熱、尿少色黃、潮熱汗出、舌 紅少苔),就好比煲一鍋水,水少了(陰虛),很快便會燒乾,鍋變得過熱,甚至燶或者着火(內火)。這些表現 都是因為水不足以滋養,而體內的火相對地比水多而引起虛火的症狀表現。

所謂陰陽平衡就是水火之間的比例不多不少;身體的水多了便會水腫;水少了便會乾燥;身體的火多了會熱、中暑 ;火少了不夠暖和,手腳冰凍。不多不少,中醫者,中庸之道也。

在某醫學展覽上,筆者利用這樣的方法解釋了「脾虛濕困」這個詞彙給一個非中醫的義工同事,當中的病位就是脾 ,病性有氣虛、濕,該同事覺得這種方法更易明白所含的中醫元素是什麼。

情況好像天氣潮濕時抽濕機壞了(氣虛),整間屋變得潮濕(濕),整個人都變得又悶又無精神;表現為飽飽滯滯 、胃口差、身體沉重、大便溏、口黏、舌淡胖。

脾虛濕困指的就是因為(病位)脾(與消化吸收、水液運化有關)的氣不足夠(病性),化濕困難,於是就積了濕 在身體裏面(病性),變成有氣虛(臟腑機能不足、疲倦乏力、無胃口)和濕(多見為體倦身重、口不渴、大便黏 、舌淡胖、病經常纏綿難除)同時出現的狀態。

所以如果在溝通的時候,簡單解釋是脾(病位)、氣虛、濕(病性),便更加清楚病變的位置和性質。這就是溝通 的目的了。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