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在香港 - 陳裕達醫師 (英)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07/04/2017

陳裕達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研究助理、註冊中醫師

中醫在香港

07/04/2017

二戰前,香港的中醫發展非常蓬勃,其實早在100多年前,香港已經擁有或許是世界上最早的中醫院。1870年3月 26日,《倡建東華醫院總則》在定例局通過。由1872年落成起,東華醫院即無間斷為早期香港市民提供中醫藥服務 。而當年中國政局不穩,大批中醫精英一度避走香港,為香港中醫事業作出極大貢獻。

二戰打擊中醫發展

當時,香港面對的最大挑戰是霍亂和鼠疫。雖然英國殖民當局大力推行新興西醫,但始終沒有取代中醫。

一是「過江龍不及地頭蟲」,當時的西醫雖然興起流行病學,但總結疾病規律,本身就意味着因時因地制宜,不能 生硬套入,而在香港及華南植根了千年的中醫,自然難被取代。二是維多利亞時代醫學,本身尚未成熟,現代醫學 的法寶──影像診斷、抗生素和流水式藥物生產還未出現。面對疫症,當時西醫的療效並不比和疫症搏鬥了千年的中醫好。

中醫的強項就是總結疫症規律。中醫早在1000多年前已歸納了不同疫症鑑別、症狀、用藥等。明末吳又可更提出不 同疾病的傳播途徑。中醫對付疫症的能力,在霍亂流行時被彰顯。

如果按照歷史發展劇本,香港可能早已發展成「中藥港」,成為亞太地區的中醫醫教研基地,那麼為何歷史沒有按 劇本演下去?

轉捩點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後,東華醫院被港英政府強行轉為西醫院,此後香港醫療系統沒有讓中醫參與 ,中醫只能流入民間,提供基層醫療服務。沒有政府支持,也沒能參與疫症治療,在面對的病種日趨單一下,中醫 水準自然每況愈下了。二戰對香港中醫的打擊是毀滅性的,不是因為戰爭的破壞,而是二戰突出了中醫的無力感。

同時,西方醫學在二戰後急速崛起,蛻變成現代醫學。現代醫學中的很多發明,都是因戰爭需要而發展,例如抗生 素、影像學、醫院發展,甚至包括醫學倫理和很多治療方法。

西醫強於對治創傷

但這正是中醫的弱項。西方醫學以解剖為本的思維方式,在戰場上大派用場。西醫的發展和軍事發展是同步的,因 此對火炮、炸彈所傷,西方醫學自有辦法應對。中國當時軍事技術遠落後西方,中醫應對戰場創傷能力自然遠不如 西醫。二戰後,人們發現西醫能解決的問題比中醫多,自然對西醫另眼相看。加上政府支持西醫,西醫也因此成為 醫療系統中的主流。

但自從沙士一役,人們開始意識到抗生素不是萬能, 對抗性治療也不一定正確。加上現代醫學也開始傾向個體化治 療,這些都是中醫強項。世界衞生組織也大力提倡傳統醫學,深層原因是我們今天所處時代和以前不同,人類面對 最大威脅是來自污染和疫症而不再是上世紀的戰爭,因此中醫將更為突出,將來的參與度必然更大。

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只是看到問題的一部分,惟有兩者結合,才能對人類健康做出最大貢獻。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