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元安 教授

prof-Jiang-Yuanan

姜元安 教授

職位 教學部主任
辦公室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李慧珍樓101-H室
電話 (852) 3943 8130
傳真 (852) 3942 0941
電郵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履歷(教育及工作經驗)

教育:

  1. 1983 浙江中醫學院中醫醫療系本科
  2. 1986 北京中醫學院傷寒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

工作經驗:

  1. 1986-1988 北京中醫藥大學助教
  2. 1988-1994 北京中醫藥大學講師
  3. 1994-1999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4. 1995-1997 英國.英美針灸醫療發展有限公司訪問學者
  5. 1999-2011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6. 2000-2001 英國.時珍中醫藥有限公司訪問學者
  7. 2005-2011 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社區書院中醫藥及醫療保健學院高級講師、署理院長
  8. 2011至今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應用教授
  

獎項

  1. 2021 醫學院頒發之傑出老師獎

科研範圍

  1. 中醫辨證論治方法與體系之理論及臨床運用
  2. 經方臨床運用

著作及論文(選列)

  1. 姜元安. 〈“見病知源”臨證體會〉. 講者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周年院慶系列2018年度中醫專題講座:2018-6-2.
  2. 姜元安 及 張清苓. 〈識文意,明醫道〉. 杭州: 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古文研究分會第二十七次學術研討會:2018-7-6~9.
  3. 姜元安.〈經方藥物劑量在臨床治療中的意義〉. 《現代中醫臨床》 第3期. 2018.
  4. 姜元安 及 張清苓.〈有關“證候”定義再認識〉. 《環球中醫藥》 第2期. 2018.
  5. 蔡宏泰,姜元安及郭華.〈小議《金匱要略·水氣病篇》“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環球中醫藥》 第12期. 2017.
  6. 姜元安. 〈《傷寒論》讀法——見病知源〉. 講者 香港香港註冊中醫學會2017年度中醫專題講座:2017-11-12.
  7. 姜元安.〈臟腑經絡之三陰三陽命名探討〉. 《中華中醫藥雜誌》 第8期. 2016.
  8. 姜元安. 〈從《黃帝內經》談中醫學術發展之正本清源〉. 煙臺: 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十六屆全國內經學術研討會:2016-7-29.
  9. 姜元安 及 張清苓.〈論《傷寒論》之“厥”與“四逆”〉.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第2期. 2016.
  10. 姜元安 及 張清苓.〈從厥陰病提綱看《厥陰病篇》〉. 《環球中醫藥》 第12期. 2015.
  11. 姜元安.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醫現代化發展的影響〉. 北京: 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創新——第二屆全國自然國學學術研討會. 2015. 12.
  12. 姜元安. 〈抓主證,用經方〉. 講者 香港中醫學會2015年中醫持續進修課程講座:2015-10-11.
  13. 姜元安. 〈《黃帝內經》與中醫學術發展之正本清源〉. 講者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15年度中醫專題講座:2015-4-11.
  14. 姜元安.〈《內經》《難經》命門概念源流之文獻考辨〉. 《環球中醫藥》 第8卷 第4期. 2015.
  15. 姜元安 及 張清苓.〈論病“發于陽”與“發于陰”之辨證意義〉. 《環球中醫藥》 第6期. 2014.
  16. 吳梓新,連建偉 及 姜元安. 〈論《金匱要略》“痰飲病篇”提出“四飲”的意義〉. 《中華中醫藥雜誌》 第6期. 2014.
  17. 吳梓新,連建偉 及 姜元安. 〈論《金匱要略》“辨病”與“辨證”的關係〉.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第5期. 2014.
  18. 吳梓新,連建偉 及 姜元安. 〈細析《金匱》“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條文意義〉.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第4期. 2014.
  19. 姜元安.〈臨床辨證漫談〉.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學會十周年特刊》.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學會, 2014
Copyright © 202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